重庆

近70年发展

稳居国内医院“第一方阵”

上海

1957

西迁来渝

查看释义

绿叶给予人们对生命和希望的联想。两片叶形图案似两只飞翔的小鸟,寓意全院职工对医院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示出白衣天使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图形的镂空“十”字,是医疗机构的象征。叶形图案有绿、蓝两色组成。春天般的绿色象征着复苏、生命和希望;大海的蔚蓝象征着理性、智慧与包容。两片叶形图案分别代表医务人员和患者。其设计虚实相间,旨在表现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信任,以及医务人员对患者最真挚的关爱。
  • 医院价值观

  • 医院院训

  • 医院宗旨

  • 医院愿景

  •   上医精神,躬身弘扬;重医大业,勠力共襄。六秩花甲,少年俊郎。春秋鼎盛,步履铿锵。筑梦复兴伟业,再创百年辉煌!

      医者仁心,常常博施济众;医乃仁术,时时救死扶伤。职责神圣,使命荣光。疫疠肆虐,蹈锋饮血挺身相护;山川摇动,披星戴月挽救危亡。仁泽四海,大爱无疆。无影灯下写春秋,柳叶刀上著文章。杏林春暖,功德昭彰。无上荣誉,绘出医护群像;崇高理想,誓为健康护航!

      经始大业,令出中央。二百先驱,衔命拓荒。无惧艰难困苦,有志蹈火赴汤。大师国手群英荟萃,才俊新秀凤集鸾翔。两路口借地开诊,袁家岗营建病房。著书立说奠定学科基础,旧药新用破解黎民膏肓。前贤奠基,后人图强。多院区乃集团发展之雏形,医联体为分级诊 疗之榜样。基层驰驱,担医疗帮扶之重任;朝堂呼吁,开医养结合之滥觞。医学交流中外,英才汇聚八方。精研技艺,芸芸病家定业内口碑;潜心学术,累累硕果创世界影响。水平何止三级甲等,实力屡登百佳金榜。

    三山巍峨,两江浩荡。地灵人杰,虎卧龙藏。重医一院,杏林圣堂。根自上医,源于申江。求真育人,医科大学之股肱;至善济世,卫生事业之栋梁。

    查看更多

    重医春秋
    ——一个关于400位上海人西迁重庆的故事
    1955年初,遵照中央政治局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指示,高教部3月30日向中央上报了《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其中提出,交通大学迁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上医)迁重庆。陈毅、陈云、刘少奇、朱德、彭真、邓小平、周恩来等7位中央领导审阅并同意了这个报告。4月7日,上医得到卫生部关于迁院的指示后,立即开展筹建工作,成立了重庆医学院筹建委员会。著名医学教育家、上医创始人、时任上医副院长颜福庆担任筹建委员会主任。
    阅读详情
    大医崇德,风范千秋
    ——记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钱惪教授
    在重庆医科大学幽静的图书馆大楼前,耸立着一尊简朴的青铜塑像,铜像的黑色大理石台基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钱惪( 1906—2006),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在铜像前方不远处,有一株劲干虬柯、枝繁叶茂的黄葛树,这是重医初建时钱惪带领创业者们种植的纪念树 ,树下葬着他的骨灰,再往前看去,重医楼宇错落,生机盎然的宽阔校园尽收眼底。
    阅读详情
    榜样的力量
    ——记重医附一院首任院长左景鉴教授
    1939年,桂林,医疗队的一间简陋的会议室里,灯光昏黄,刚贴上去的用红纸剪成的双喜 背面的糨糊还未干,渗出的水浸湿了正面,显出斑驳的湿点,使原本的一片红色显得色彩不一。主持人面对会议室里不多的人,高兴地说:“我们的一对医疗战士,在抗日 救亡中相识,在千里转战 、抢救伤病员中相知,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相处,他们相爱了。今天,就要在战火中结为伉俪。他俩就是我们的医疗队队长左景鉴先生和医护队队长龚之楠小姐。”
    阅读详情
    豪放与婉约的变奏
    ——司徒亮教授创建重医附一院妇产科纪实
    1965年11月,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建国以来全国妇产科医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科学总结,并提出了新的规划,会议开始前,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临会场,亲切接见了全体与会者,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临近结束,周恩来夫人、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在中南海家中设宴,招待全国妇产科医学界林巧稚、司徒亮等六位著名专家,并与他们座谈,邓颖超首先感谢专家们对促进全国妇女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呼吁全国妇产科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帮助广大妇女解除病痛。她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妇女更年期的烦恼,并拿出她自己撰写的一篇谈论妇女健康问题的文章,分发给专家征求意见,邓颖超的谈话情真意切,引起了专家们的共鸣。
    阅读详情
    倾尽心血为苍生
    ——记呼吸内科创始人王鸣岐教授
    这是2016岁末的一个上午,薄雾缭绕,天气清冷,声名遐迩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庭前院内人潮涌动,患者如织,我们循着一栋略显陈旧的宿舍 楼稍感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去觐见中国著名的呼吸内科医学专家、重医附一 院呼吸内科创始人、原重庆医学院副院长王鸣岐教授,之所以用觐见一词,那是因为刚刚阅读了鸣岐先生的简历,对其在呼吸疾病研究上的成就景仰不已; 更因为他已届96高龄,他既是我们年龄上的父辈,又是我们知之甚少的医学大家,无论学术或生命,都已经高踞于我等难以企及的峰峦之巅。
    阅读详情
    毕生的追求
    ——记李宗明教授的极致人生
    1986年9月中旬,横穿基辅而过的第聂伯河风平浪静,秋日的阳光洒在河面上,反射到两岸的错落有致的楼房,与河里的倒影交相辉映,构织成一幅立体的巨大油画。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与会者正在专注地聆听一位身板挺拔的中国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报告,这位中国教授便是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四川省科协副主席、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68岁的李宗明教授,他应邀到此宣读两篇有关人工肝的论文,向与会人员介绍中国人取得的重要成果。重庆医科大学是国内最先研究人工肝的机构,李宗明是这个研究团队的领头人。
    阅读详情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
    ——著名外科专家林春业在重医附一院
    1957年5月下旬的一天,黄浦江上海港,一艘名叫“金门号”的客轮缓缓驶离码头,向北开去,从宝山县吴淞口进入长江后转而向西行驶。江面一下开阔起来,水天一色,蔚为壮观。船上的旅客纷纷站到船舷边观赏长江美景,有的兴奋,有的欢笑。旅客中有一个姑娘,此时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江水,神情里没有兴奋和欢笑,却有一种凝思。这是她第一次乘船离开上海,此行这艘轮船将载着她经历七个昼夜,行驶2000多公里,去到长江上游的一个城市。她不是去旅游,不是去上学,也不是走亲戚,而是去那里长期工作。那是一个她从未到过的城市,以前只在地图上见过,从父辈口中听说过,知道那里的自然环境、语言风俗、饮食口味、人情世故与上海都不相同,一切都是陌生的。姑娘名叫韩文妙,她要去的那座城市叫重庆。
    阅读详情
    无悔的选择
    ——记挑战化学毒素的专家郑伟如教授
    “老师,下学期我不来上学了。”一个中等个儿的青年对面前的中年人说。 “郑伟如,休一年学?” 郑伟如摇摇头:“我不上这个学校了。” “郑伟如,你都读了两年,怎么说不来就不来了呢?” 郑伟如1911年8月出生于上海闵行,家里有房有地,还算殷实。他从小聪明好学,五岁就发蒙读书,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的一流学校——敬业中学。初中只读了一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本校高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公学 (交通大学前身)的航运专业。
    阅读详情
    一位麻醉专家的诗意人生
    ——记重医附一院麻醉科创始人董绍贤教授
    这个场景至今让很多人记挂在心,说起他依然眼里噙满泪水。 那是2003年5月的一个早晨,初夏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家属区花木葱茏,阳光下的绿树盆栽一派盎然生机。咫尺之外的门诊楼内外人声鼎沸,新的一
    阅读详情
    “朱脑壳”的神奇传说
    ——神经外科专家朱祯卿重医创业纪实
    1963年初春的一天,重庆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大楼,脑外科病区的值班电话一阵紧一阵地响起来。正在值班的脑外科医生陈复仁赶紧抓起电话,询问对方是哪位,有什么事。对方语气急迫地作了一通回答。陈复仁没听清,提高声音再问:“你说什么?能不能讲普通话?”对方说的重庆方言,陈复仁听起来有些吃力。对方改用了普通话,但首先给他的也是同样的问:“你说的是普通话吗?能不能说慢一点?我听着也很费劲啊!”
    阅读详情
    暖人的热忱
    ——母婴“守护神”毕蝉琴教授
    “我们要找毕婵琴。”位于金华一条小街的一间屋门前,站着三四个小青年。 房门应声而开,一个苗条的女青年走出来,问道:“有什么事儿?” “我们是国立上海医学院的。”站在前面的一个男青年递过一张纸,说,“学校要我们来找毕婵琴。” “我就是。”毕婵琴接过纸条,匆匆看了看,说,“啊,你们是39级的,看到你们有点儿眼熟,赶快进来。”
    阅读详情
    为骨科而生
    ——吴祖尧教授孜孜追求的一生
    “嘟——”从“江新”轮发出一声浑厚而粗壮的汽笛声,划破浓重的寒夜。船上依稀的灯光撕开了夜的大氅,把刚进入梦乡的长江、嘉陵江四岸和朝天门处的人们惊醒了。 晚上11点,寒冷的江风呼呼地吹着,在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个锋面。轮船似乎已经走累了,吃力地避开锋面,向朝天门缓缓驶去。
    阅读详情
    始于“霍乱时期”的神圣选择
    ——记传染病学专家刘约翰教授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这是人生的一个最普通的问题,恐怕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有的可以讲几天几夜,有的回答非常简单,比如性格沉默的刘约翰教授,他说:“是霍乱。”而一个“霍乱”的背后却隐藏与延伸着许多人生故事。
    阅读详情
    血液拓荒牛
    ——记从大西洋彼岸回来的吴茂娥教授
    1950年2月。 海天一色的南中国海上,一艘从美国驶向香港的邮轮劈波斩浪,加速驶向目的地。 逐渐下滑的落日在无涯的海上拖出一条血红的带子,被轮船排出的海浪折成无数个褶皱。
    阅读详情
    一片冰心寄重医
    ——著名心内科专家林琦的故事
    1943年9月的一天晚上,国立上海医学院礼堂热闹起来。年轻的医学生们 齐聚一堂,举行欢迎新同学的晚会。 晚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宣布,欢迎新来的同学出个节目,热爱文娱活动的新同学都可以上来露一手。坐在礼堂前排的新生们似乎有些怯生,互相看着,还推让起来,场面一时有些尴尬。突然,新生中一个辫子上扎着蝴蝶结的女同学站了起来。说:“你们都别推了,让人家笑话,我去吧。”新生们这才平静下来,都向女生投来赞赏的目光。旁边一个女同学大声说:“对呀对呀,她在中西女塾当过文娱委员,演过话剧《傲慢与偏见》,还是演的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呢!”
    阅读详情
    提灯女神照亮护理之路
    ——记被誉为中国护士之母的卢惠清
    不大的客厅里,安静得能听见屋里的电流声。窗外十分安静,只是偶尔有 鸟儿欢乐的歌声飞进来。 那个头发后梳的老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着对面沙发上坐着的清瘦的女 性说:“惠清,你只身一人待在北京,干什么?还是跟我一起去学校,发挥你的特长吧。”
    阅读详情
    大医崇德,风范千秋
    ——记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钱惪教授
    榜样的力量
    ——记重医附一院首任院长左景鉴教授
    豪放与婉约的变奏
    ——司徒亮教授创建重医附一院妇产科纪实
    倾尽心血为苍生
    ——记呼吸内科创始人王鸣岐教授
    毕生的追求
    ——记李宗明教授的极致人生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
    ——著名外科专家林春业在重医附一院
    无悔的选择
    ——记挑战化学毒素的专家郑伟如教授
    一位麻醉专家的诗意人生
    ——记重医附一院麻醉科创始人董绍贤教授
    “朱脑壳”的神奇传说
    ——神经外科专家朱祯卿重医创业纪实
    暖人的热忱
    ——母婴“守护神”毕蝉琴教授
    为骨科而生
    ——吴祖尧教授孜孜追求的一生
    始于“霍乱时期”的神圣选择
    ——记传染病学专家刘约翰教授
    血液拓荒牛
    ——记从大西洋彼岸回来的吴茂娥教授
    一片冰心寄重医
    ——著名心内科专家林琦的故事
    提灯女神照亮护理之路
    ——记被誉为中国护士之母的卢惠清
    重医春秋
    ——一个关于400位上海人西迁重庆的故事

    医院院歌

    《爱从这里起航》

    更多影像

    院史陈列室位于5号楼A栋19楼北面,分为照片墙、序厅、历史长廊、今日辉煌、荣誉室五个部分,内容有领导关怀、群英荟萃、专家总汇、历届院领导、重大事件、医院简介、创业篇、发展篇、奋进篇、腾飞篇等主题的图文介绍,展厅内还设有文物展示柜、医院建院初期和现今环境的沙盘模型。

    重医附一院三幅壁画《江之歌》《山之城》《光之荣》坐落于5号楼A栋6楼会议中心。三幅壁画以“江”“山”“光”为意境立足点,以超现实的绘画观看和具象写意手法,贯穿一群白衣天使溯江而上,扎根山城,救死扶伤的光荣历史,表达了重医附一院人驻守山之城、吟唱江之歌、彰显光之荣的拳拳深情。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